北京著作权登记服务电话

西城区影视版权登记流程是怎样的

联系我们

北京鑫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经理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西城区影视版权登记流程是怎样的

西城区影视版权登记流程是怎样的

作者:北京鑫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02-25 08:20:15

我们生活中随时可接触到的小说、音乐、电影等作品都会涉及到版权,所以版权登记也越来越常见。但若要进行版权登记,就需要对其相关问题了解清楚,如版权登记什么时候好、版权登记需要花费的时间、版权可什么时间登记等。

◆版权登记什么时候好:1.根据各地政策因各地政策不同,某地会在某些时间内实行版权免费登记。若在此政策实行期间进行登记,则可完全免费版权登记。2.根据各版权登记代理机构活动时间目前,市场上的版权登记代理机构众多,专门服务于有版权登记需求的个人和企业。这类版权登记代理机构会不定期推出活动,如618、双11等节日。若想免费进行版权登记,则可以随时关注。

◆版权登记需要花费的时间:它的流程如下:提交作品——版权委托书——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交费——受理——审查——证书(三十个工作日)。总的来说,版权登记办理时限为:发出受理通知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文件齐备后,约2个月左右可以拿到版权登记证书。

◆版权可什么时间登记:版权登记可随时登记。版权登记什么时候好?从费用角度来看,根据各地政策和各版权登记代理机构活动时间较好,可免费进行时版权登记;从保护性角度看来,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越快进行版权登记越好,因为版权登记越早,越受法律保护,产生版权纠纷易维权。

将作品进行登记不是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取得著作权的必要手续。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实行自愿登记原则。但是作品一经完成,著作权人就去登记机构(包括版权局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办理北京著作权登记,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能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著作权人办理版权登记申请时是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的。著作权登记收费,是指登记机关依据提供的著作权登记服务而向登记申请人收取的一种费用。那么,著作权登记费用包括哪些具体项目呢?具体的费用又是多少呢?这可能是大多数著作权登记申请人比较关心的话题。

下面笔者就帮大家梳理下进行著作权登记到底要交纳哪些费用,具体需要交多少钱。著作权登记保护的对象是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的规定,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办理版权登记,需要向登记机关缴纳一系列登记费,具体名目有首次登记费、第二件登记费、变更登记费、撤销登记费、补办证书费、查询登记费等。由于作品的类别和作品登记的类型不同,所以登记机关收取的费用也不尽相同,但是通常都有一个收费标准。

另外,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受国家版权局的委托,可受理相关著作权登记业务。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著作权自愿登记收费标准如下:依照上述收费标准(国家版权局收费标准同上),以文学、口述作品类为例,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是按照字数收费的,100字以下100元,100-5000字收150元,5001-10000字收200元,1万字以上收取300元,系列作品需要协商定费用。此外,如果著作权人需要做变更登记的话,按照申请登记收费标准的50%收取。比如说你的作品字数是10万,那就要收取150元变更登记费,而通常我们写一本书,差不多都会超过10万字。如果著作权人需要做撤销登记的话,每次收取80元撤销登记费。补办证书,每个按工本费收取50元。查询登记费200元。这里所谓的“查询登记”,是指著作权人在申请登记前,首先要查询一下是否已经有人就同样的作品办理著作权登记了,需要向“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提出查询要求的,缴费才能获取查询结果。综上所述,办理一项10万字的文字作品的著作权登记费通常需要500元。如果还需要办理变更、撤销、补办等其他类型的业务,还需另外付费。

另外,如果著作权人委托版权代理机构登记的,还需要向代理机构缴纳代理费。但登记费只能交给国家版权局或者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等登记机关。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没有版权登记会构成侵权吗这方面的相关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或者能够解决大家的一些疑惑。

没有版权登记会构成侵权吗

这个是属于的侵权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成立软件集体管理联盟的畅想

著作权集体管理就是作者将他们的著作权权利授权给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由该组织代表作者与使用者洽谈使用条件,发放使用许可证,收取使用费用,监控作品的使用情况,对著作权侵权行为进行打击。这种制度在著作权人与使用人之间架起了桥梁,既可解决著作权人无暇行使其权利之忧,又可解决使用人找不到作品的作者签约之苦。最主要的是著作权集体保护组织是著作权的守护神,有效保护作者的著作权,打击侵权行为。

阳光很美好,可惜看不见。在我国软件虽然也受著作权法保护,但是软件偏偏是个异类,软件的源代码受《著作权法》保护,软件的创意、算法等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使软件具有专利的特性。各国对软件的保护还有不同的争议,有的用《著作权法》来保护,有的适用《专利法》保护,有的干脆制定专门的软件保护法。正是软件本身的特性使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阳光很难照耀到软件上。

其实软件更需要关怀,软件比其他形式的作品具有更加复杂的权利,比其他作品更容易被侵权,侵权打击也比其他作品要难得多,我们如何对软件也进行集体管理呢?这是以下要探讨的问题。

软件集体管理可行性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规定50人以上就可以发起成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这条规定给大家以无限美好的想象,以为成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门槛很低。其实不然,我国依照国际惯例对一类作品设立一个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作品的种类屈指可数,除了已经成立和正在成立的,基本就不剩其他种类作品了。根据条例的规定:新成立的组织不与已经依法登记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业务范围交叉、重合;,这个规定将使成立新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变得非常的困难。我国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采取行政许可制度,成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必须获得国务院著作权管理部门审批,这基本决定了成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只能由政府主导来设立。

凡事不必太拘泥,不能成立软件集体管理组织,那么是不是软件就不能享受集体管理的呢?当然不是,我们有办法,找到变通的路可以走,让集体管理的各种便利也在软件上实现。借鉴发达国家成功做法,他们主要通过建立代表权利人利益的法律中介组织来达到集体管理的目的。法律中介组织一般就是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具有专职的法律人才,完全有能力管理软件相关事务;保护软件权利和打击侵权本来就属于律师业务范围,所以律师事务所完全可以建立相关软件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软件集体管理的职效。


 

上一篇:平谷区音乐著作权登记价格是否合理

下一篇:平谷区作品著作权登记办理过程